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,围绕“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”的主题,沛县博物馆立足实际,彰显沛县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和凝聚力,精心开展了系列活动,带领观众感受沛县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,为群众提供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。
《大汉楚王的雅奢生活》
汉代王侯贵族的生活有多奢华?楚汉雄兵有多威武?汉代特有的玉葬制度是如何演进和发展的?
徐州博物馆孟强教授在沛县博物馆作了以《大汉楚王的雅奢生活》为题的精彩演讲,以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依据,结合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文物,通过“王国掠影、比德于玉、锦绣衣冠”等篇章,深入剖析了汉代贵族的生活方式,揭开了楚王雅奢生活的神秘面纱。让与会人员亲身感受到了那段非凡的“楚汉风韵”。
“武术之乡”的原创临展
沛县博物馆的四楼西展厅,有原创临展“冠军之路——沛县技巧运动荣誉展”。展出的是三块世界金牌获得者、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孟爱国先生及其弟子,在国内外赛场上荣获的200余件金、银、铜牌及奖杯。每件展品都是运动健将们绝对硬实力的比拼和心血汗水的付出。
“武术之乡,冠军摇篮”是沛县的两张光鲜的名片,远在汉代就有手倒立和翻跟头等技巧运动的表演,从沛县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的百戏图可见一斑。以武术运动为基础,秉承来自远古的技巧运动基因,成就沛县名师高徒的群英汇萃,此次展出也向社会提供了了解沛县武术、技巧运动比赛发展的窗口。
助力“5.18刘邦文化节”
沛县博物馆积极参与、助力沛县第十五届“5.18刘邦文化节”,做好家乡历史文化的宣传,来自韩国、马来西亚等海内外的一千余名刘氏宗亲到沛县博物馆参观游览。
他们在沛县博物馆主题大厅《归故乡》大型煅铜壁画和5米高刘邦铜像前驻足并合影留念,在沛县博物馆镇馆之宝:汉代大风歌碑前凝目仰望,在《皇皇圣汉》展厅里深度了解先祖刘邦的传奇一生,深深的感受到刘邦故里、大汉之源的厚重历史人文。
身边的移动博物馆
为拓展和延伸沛县博物馆的服务职能,让沛县的历史文物真正“活”起来,让展览更加贴近群众,让文物融进群众生活。沛县博物馆打破传统室内展览的形式,制作图文并茂的精美展板下基层、进学校。
在沛县曙光小学、汉字广场、龙固镇“百姓大舞台”等地展出了“典藏精品”移动展,并安排讲解员现场义务讲解,使群众在身边即可了解沛县的历史,感受到文物承载的灿烂文明。
预约团体免费讲解
2024年5月17日、18日,沛县博物馆组织了志愿者活动,对预约团体实行免费的讲解,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,让游客更直观、更深入的了解沛县的悠久历史和馆藏文物。力求通过博物馆的服务,实现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普及,增进文化自信。
“博物馆奇妙夜”,越“夜”越好玩
2024年5月17日、18日,沛县博物馆每天都延长开放至20:00,晚上在沛县博物馆南侧的汉字广场还有《相约汉赋里》文艺展演。以精彩纷呈的展示展演和文化活动,为公众献上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文化盛宴,让观众体验“展览+文艺+生活”的综合性博物馆奇妙夜,感受夜游博物馆的魅力。
《文物保护法》宣传
沛县博物馆通过向社会群众发放《文物保护法》和《博物馆管理条例》《沛县博物馆简介》等宣传单,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和知识,引导大家做文物的“守护人”,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。通过向学生们发放宣传单,引导未成年人了解、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进一步提高了未成年人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意识。
今年的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沛县博物馆开展的系列宣传活动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彰显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、公众服务和文化宣传职能,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主阵地的积极作用。今后沛县博物馆将继续深入挖掘文物历史,推动文物活化利用,以文化人,以物证史,不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。
撰稿:王书法
审稿:张玉兰
编辑:王书法
上一条:“5·18”国际博物馆日丨沛县博物馆系列活动精彩预告!
下一条:探寻之旅 快乐成长:沛县博物馆里过“六一” |
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