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抬头(农历二月初二)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“龙”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,每到仲春卯月之初(即二月初二)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。
“龙”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、团结奋进的一种民族认同符号。
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常用来象征祥瑞。《周易》中以龙作为乾卦之象,乾卦又象征天,所以龙与“天子”是颇具渊源的,而直接将龙和皇帝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刘邦。据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记载,刘邦为龙子,是刘媪感“蛟龙”而生,其长相也是“隆准而龙颜”,醉卧时会显现龙形。《项羽本纪》借范增之口说刘邦的云气五彩斑斓,呈龙虎之状,即:有天子之气。
沛县是汉文化的发源地,刘邦的故乡,作为这么一个龙气十足的地方,沛县博物馆内,俯首可得“龙”。
清末民初“群龙戏珠”石刻构建
汉画像石 二龙穿壁
汉画像石 二龙穿壁
明 重修城隍庙碑 碑额“龙之八子 文龙负屃 ”
元 大成至圣文宣王碑 “龙之六子 驮碑赑屃”
明万历铁钟 “龙之四子 钟钮蒲牢”
汉 苍龙教子玉带钩
汉 龙首柄铜鐎斗
汉 龙首形玉璜
东汉 四乳四兽铜镜
二月二,龙抬头,好运福气都抬头。
快到沛县博物馆寻龙吧~
撰稿:王飒
审稿:张玉兰
编辑:王飒
上一条:春风有信,花开有期——沛县博物馆妇女节主题活动
下一条:关于植树节,你知道多少 |
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