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首页>古沛文化>学术研究、论著、历史文献

《大汉寻源》

发布时间:2022-11-11      点击次数:896

1.jpg

基本信息:

书名:《大汉寻源》

作者:沛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与体育局、沛县地方志办公室 编著

出版社:江苏人民出版社

出版时间:2017年10月

 

内容简介:

《大汉寻源》一书的出版,回应了一个长久的文化呼唤:为“汉文化”寻源。这本来是个易于厘清的问题,但是由于对“汉文化”的理解存在“二元”认识:一是倾向于四百年的“王朝文化”、一是倾向于两千年的“民族文化”,而这二者又是在“原点”上纠结于一的,所以寻源者的探索每每因设定目标的差异而自话自说。沛县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,历代都极为珍视汉高祖留下的文化遗迹。歌风台、歌风碑、泗水亭、汉祖原庙、吕母冢、琉璃井、樊井、樊巷等,历经沧桑均得以保护、修缮。至于汉高祖及其沛县功臣集团成员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更是沛县父老乡亲们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。

传承是传承了,珍视是珍视了,这都是朴素的、地方的、民间的行为,而较少上升至文化研究的形而上层面加以体认。

1984年,沛县和丰县县委、县政府联手举办“大风笔会”,为纪念汉高祖刘邦和研究汉文化开了一个好头。同一时段,沛县县委、县政府主持重修歌风台,重镌歌风碑,新塑汉高祖刘邦像,重修泗水亭,重浚琉璃井,重修射戟台。丰县县委、县政府则整治中阳里,重修龙雾桥。

又过了十二年,沛县县委、县政府再次重修歌风台,搬迁歌风碑及汉高祖刘邦塑像,新建汉高祖原庙及汉魂宫,并于1996年创办“刘邦文化节”,两年一届,中无间隔,已连续举办十一届。无疑,这些文化工程对纪念高祖刘邦,对传承并弘扬汉文化,对提升沛县的文化知名度都有正面的价值。

需要深入拓展的,仍然是对汉文化历史、汉文化源流、汉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。因为,不论从“王朝文化”还是从“民族文化”的视点把握,“汉文化”都是一个国家性、历史性命题,都是一个既巨大、又悠长的命题。正如一只陶碗里盛不下江海、一个竹筐里装不下岱岳那样,凡希图用地方文化托举民族文化或国家文化的设定,都是不切实际的梦想。

正是基于这种认识,田秉锷先生以追寻“汉文化”的“源头”为目标,撰写了《大汉寻源》。再与二十年前摄影家作汉文化考察时的旧影像相配发,就有了的这本书的问世。


上一条:没有啦!
下一条:《汉画总录·沛县卷》51

返回列表